当前,社保与养老金诈骗、投资理财诈骗等养老诈骗套路花样频出,手段不断翻新,令人防不胜防,有不少老年人上当受骗。今天,我们一起看看,近几年针对老年人以养老名义为由实施的几起养老诈骗案,以案释法、以案促警,提醒广大老年朋友们切勿上当受骗:
2018年3月,被告人邓某某担任河北省保定凯尊商贸有限公司绵竹店店长。邓某某在该店不具备金融融资和吸收存款资质的前提下,以开办讲座和店面讲解的形式进行“消费返利”虚假宣传,诱骗中老年人投资,投资金额越大,分红金额越多。截至2018年12月,邓某某向不特定公众共计103人吸收资金1185600元(其中含众多老年人养老资金),支付红利752951.04元,后因资金难以为继,停止分红,造成集资参与人损失432648.96元。
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被告人曾某多次采用虚构事实的方式骗取多名被害人资金共计3894172元。其中,在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曾某向不符合参加社会保险条件的人谎称能够代办一次性缴足社会保险资金,从而缴款人能够享受社会保险。后曾某以四川伍玖商信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名义,与7名被害人签订《代补缴社保协议书》,骗取被害人资金共计574172元,并将诈骗所得款项用于购买汽车、KTV消费等挥霍。
2020年3月以来,被告人胡某某对钟某谎称能为其购买养老保险,取得信任后,骗取钟某人民币14000元;胡某某对钟某谎称能为其购买养老保险,骗取钟某人民币75800元,后经追讨索要,胡某某退还钟某人民币5000元;胡某某对彭某某谎称能为其购买养老保险,骗取彭某某人民币87700元;胡某某对江某谎称能为其购买养老保险,骗取江某人民币27000元,后经追讨索要,胡某某退还江某人民币3000元。
今年5月,郧阳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张某、李某提起公诉。张某、李某以“帮错过参保年龄的中老年人补办职工养老保险”为名,把诈骗双手伸向弱势的老年群体。2017年10月,张某与邻居彭某在一起闲聊时,彭某说她婆家妹妹胡某,住在农村没有工作,马上就60岁了,想找个熟人补办一份职工养老保险,退休了可以领取退休工资。张某称他有熟人可以帮忙办理。随后,彭某便把这个信息告诉了胡某。胡某遂委托彭某请张某帮忙办理职工养老保险事宜。其后,张某以需要打点为由,分几次从胡某处拿走11.8万元,伙同李某(冒充人社局副局长)进行诈骗,2021年10月11日胡某报警后,张某也未办成胡某的职工养老保险。同时,警方查明,李某也以同样的手法,多次骗取他人钱财。
类似的养老诈骗屡屡发生,损失惨重,钱财往往难以追回。在此,呼吁老年朋友警惕以下几种情况:
“洗脑讲座”不可信
不要参加所谓的听讲座送礼品、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大量的炒作概念,灌输思想,都是为了让老年人思想松动,卸下防备,从而陷入诈骗套路。
“免费午餐”不可要
不因蝇头小利而动心,就不会因小失大。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你所占的“便宜”最终都会“加倍奉还”,广大老年朋友一定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殷勤讨好”不买单
所有的夸下海口,都是空头支票;所有的无事献殷勤,大多有利所图。任凭“吹”的天花乱坠,也要保持理性的认知,高度的警惕,犯罪分子“讨好卖乖”的最终目的就是我们口袋里的人民币,广大老年朋友一定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
因此,购买养老保险等社保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购买,切勿相信他人有关系、有熟人能够帮忙违规办理的幌子。
歪门邪道必有妖,任何人的“神通广大”后面必定是非法手段,广大老年朋友在办理相关事务一定要到国家设立的正规相关机关、单位,切勿相信他人“关系”“门道”。
检察官提醒您: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夜暴富是陷阱,我们应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理性选择投资渠道,守好钱袋子,护好幸福家。